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白芍藥

白芍藥

【藥材名稱】白芍藥
【拼音名稱】Bai Shao Yao
【別名】白芍藥、金芍藥、杭芍,亳芍。
【科屬】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北等地。生于山地灌叢中。主要為栽培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苦、酸,微寒。歸肝、脾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養(yǎng)血調(diào)經(jīng)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。
【應(yīng)用】
1、用于血虛或陰虛有熱的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崩漏等證。有養(yǎng)血調(diào)經(jīng)之效。常配當(dāng)歸、熟地黃等同用;若陰虛有熱,月經(jīng)先期、量多,或崩漏不止,可加阿膠、地骨皮等同用。
2、用于肝陰不足,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的頭痛、眩暈、脅肋疼痛、脘腹四肢拘攣作痛等證。有養(yǎng)肝陰,調(diào)肝氣,平肝陽,緩急止痛之效。治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,常配生地、牛膝、石決明等同用;治肝郁脅肋疼痛,常配當(dāng)歸、白術(shù)、柴胡等同用;治脘腹手足攣急疼痛,常配甘草同用;治肝脾不調(diào),腹痛泄瀉,常配防風(fēng)、白術(shù)同用。
3、用于陰虛盜汗,及營衛(wèi)不和的表虛自汗證。能斂陰、和營而止汗。治營衛(wèi)不和,表虛自汗,常與掛枝配伍,調(diào)和營衛(wèi)而止汗;治陰虛盜汗,可配生地黃、牡蠣、浮小麥等,斂陰而止汗
【配伍效用】
1、白芍配伍柴胡:白芍養(yǎng)血柔肝止痛,清解虛熱;柴胡疏肝解郁理氣,和解退熱。二者合用,一散一斂,一補一瀉,共奏養(yǎng)血柔肝、解郁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肝郁血虛之頭暈、目眩、胸脅苦滿、兩肋脹痛、乳房脹痛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等癥。
2、白芍配伍甘草:白芍酸寒,養(yǎng)血斂陰、柔肝止痛;甘草甘平,補中益氣、緩急和中。二者伍用,酸甘化陰,共奏調(diào)和肝脾、養(yǎng)血益陰、緩急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陰血虧虛、血行不暢之脘腹攣急作痛、手足拘攣、頭暈頭痛、痛經(jīng)等癥。
3、白芍配伍枸杞子:白芍酸苦微寒,入肝、脾經(jīng),養(yǎng)血柔肝、緩中止痛、斂陰止汗;枸杞子甘平,入肝、腎、肺經(jīng)。滋腎潤肺、補肝明目。二者合用,肝腎同補,滋水涵木,共奏養(yǎng)血滋陰、柔肝平肝之功效,用于治療頭暈?zāi)垦!⑿募抡?、兩目干澀、視物不清,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以及崩漏、月經(jīng)過多等證屬肝腎陰虛所致者。
4、白芍配伍石決明:白芍平抑肝陽而斂陰;石決明平肝潛陽。二者合用,有平肝潛陽養(yǎng)陰之功效,用于治療陰虛陽亢之頭暈?zāi)垦!⒔蠲}攣急等癥。
5、白芍配伍熟地:白芍養(yǎng)血斂陰;熟地滋陰補血。二者合用,可加強其補血滋陰之功效,用于治療精血虧虛之頭暈?zāi)垦!⑿募抡?、月?jīng)不調(diào)、月經(jīng)后期、閉經(jīng)等癥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5~12g;或入丸、散。大劑量可用15~30g。平肝陽宜生用,養(yǎng)肝柔肝宜炒用。
【注意事項】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。反藜蘆。
【鑒別用藥】
白芍與赤芍: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不分,通稱芍藥,唐末宋初,始將二者區(qū)分。二者雖同出一物而性微寒,但前人謂“白補赤瀉,白收赤散”,一語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區(qū)別。一般認為,在功效方面,白芍長于養(yǎng)血調(diào)經(jīng),斂陰止汗,平抑肝陽;赤芍則長于清熱涼血,活血散瘀,清泄肝火。在應(yīng)用方面,白芍主治血虛陰虧,肝陽偏亢諸證;赤芍主治血熱、血瘀、肝火所致諸證。又白芍、赤芍皆能止痛,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證。但白芍長于養(yǎng)血柔肝,緩急止痛,主治肝陰不足,血虛肝旺,肝氣不舒所致的脅肋疼痛、脘腹四肢拘攣作痛;而赤芍則長于活血祛瘀止痛,主治血滯諸痛證,因能清熱涼血,故血熱瘀滯者尤為適宜。
【采收加工】
栽后3~4年于立秋前后采挖,除去根頭、泥土,用竹片刮去外皮,燙煮至無硬心為度,撈出,將兩頭切平后,曬干。或先將根陰干,切去支根,洗凈,于沸水中煮,至用手可彎曲時取出,置清水中浸泡,立即用竹片削凈外皮,再用清水洗凈,陰干,將兩頭切平后,曬干。
【炮制工藝】
1、白芍: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,大小條分開,洗凈,浸泡至六、七成透,取出悶潤至透,切薄片,干燥。篩去碎屑。
2、酒白芍:取白芍片,加入定量黃酒拌勻,稍悶潤,待酒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干,取出晾涼。篩去碎屑。白芍片每100kg,用黃酒10kg。
3、炒白芍:取白芍片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至表面微黃色,取出晾涼。篩去碎屑。
4、醋白芍:取白芍片,加入定量米醋拌勻,稍悶澗,待醋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干,取出晾涼。篩去碎屑。白芍片每100kg,用米醋15kg。
5、土炒白芍:取定量灶心主(伏龍肝)細粉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中火加熱,炒至土呈靈活狀態(tài)時,投入白芍片,不斷翻炒,炒至表面掛土色,微顯焦黃色時,取出,篩去土粉,攤涼。白芍片每100kg,用灶心土20kg。
【貯藏儲存】
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酒白芍、醋白芍貯密閉容器中,置陰涼干燥處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(xué)成分:白芍含有芍藥甙、牡丹酚、芍藥花甙。亦含有苯甲酰芍藥甙、芍藥內(nèi)酯甙、氧化芍藥甙、芍藥吉酮。尚含有苯甲酸、β-谷甾醇、沒食子鞣質(zhì)等。此外,還含有揮發(fā)油、脂肪油、樹脂、糖、淀粉、黏液質(zhì)、蛋白質(zhì)和三萜類成分。
2、藥理作用:白芍水煎劑給小鼠喂飼腹腔巨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(shù)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。白芍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。白芍水煎劑可拮抗環(huán)磷酰胺對小鼠外周T淋巴細胞的抑制作用,使之恢復(fù)正常水平,表明白芍可使處于低下狀態(tài)的細胞免疫功能恢復(fù)正常。白芍提取物對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癥水腫有明顯抑制作用,對棉球肉芽腫有抑制增生作用。白芍對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(yīng)有明顯的鎮(zhèn)痛效果,與甘草的甲醇復(fù)合物合用,二者對醋酸扭體反應(yīng)有協(xié)同鎮(zhèn)痛作用。芍藥中的主要成分芍藥苷具有較好的解痙作用。
3、毒副作用:白芍基本無毒,一般劑量很少出現(xiàn)副作用;芍藥甙的毒性也很小。小白鼠急性毒性試驗顯示鎮(zhèn)靜作用,活動減少,大劑量時反呈呼吸急迫,出現(xiàn)間歇性痙攣。每天用白芍3g/kg給犬灌胃,連續(xù)6個月動物反應(yīng)良好,食欲正常,肝、腎功能和組織學(xué)檢查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1、治療百日咳:生白芍、夏枯草各150g,洗凈,水煎2次,得煎液500ml,濃縮至100ml,另取白果仁、川貝各150g,壓成細粉,與上濃縮液混合拌勻,干燥后再壓成細粉,裝膠囊。2歲以內(nèi)每次0.5g,2~3歲每次1g,3歲以上每次1.5g,日服3次。治療百日咳痙咳期患者76例,治愈69例,無效7例?!病逗邶埥嗅t(yī)藥》1981;(4):40〕
2、治療哮喘:白芍30g、甘草15g,共為細末。每次以30g加開水100~150ml(或再煮沸3~5分鐘),澄清溫服。治療35例,服藥30~120分鐘后,顯效者8例,有效者23例,藥后2小時以上仍無效者4例?!病吨嗅t(yī)雜志》1987;28(9):66〕
3、治療病毒性肝炎:白芍21g,甘草14g,制成顆粒沖劑100g。成人每次30g,日服2次;不滿12歲者減半。急性黃疸型肝炎45天為1療程,急性乙型無黃疸型肝炎60天為1療程,慢性肝炎3~6個月為1療程。治療急性黃疸型81例,治愈72例,好轉(zhuǎn)5例,無效4例;急性乙型無黃疸型46例,治愈37例,好轉(zhuǎn)4例,無效5例;慢性遷延性肝炎14例,治愈10例,好轉(zhuǎn)2例,無效2例?!病渡虾V嗅t(yī)藥雜志》1989;(6):4〕
4、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:白芍200g、甘草150g、冰片15g、白胡椒20g,共研細末,5g/次,每日3次,飯前30分鐘口服,連服2個月后復(fù)查。治療105例,痊愈86例,顯效15例,無效4例?!病逗邶埥嗅t(yī)藥》1992;(1):26〕
5、治療腸道激惹綜合征:白芍30~40g,陳皮、炒白術(shù)各10g,防風(fēng)、生甘草各6g。每日腹瀉4次以上者,加石榴皮、烏梅;便秘者,加炒萊菔子、郁李仁;腹脹甚者,加炒枳殼;脾氣虛者,加黨參;陰寒甚者,加甘姜、吳茱萸;濕熱甚者,加川連、茯苓。共治療74例,結(jié)果痊愈54例,顯效13例,無效7例。治愈者多數(shù)服藥在20~30劑之間。〔《浙江中醫(yī)雜志》1990;25(10):445〕
6、治療習(xí)慣性便秘:生白芍24~40g,生甘草10~15g,水煎服,一般2~4劑即可見效。氣虛加生白術(shù)24~32g,陰寒凝滯加附子10~15g,陰虧血燥加阿膠9~15g,血虛偏寒加當(dāng)歸9~15g,兼氣滯者加麥芽10g,血壓高系肝旺者去甘草加代赭石20~30g,血壓高而偏于濕盛者去甘草加半夏、陳皮。治療60余例,奏效迅速?!病吨嗅t(yī)雜志》1983;(8):79〕
7、治療肌肉性痙攣綜合征:杭芍30~60g,炙甘草10~15g,水煎分3次服,每日1劑。上肢肌痛加桂枝,伸筋草;下肢肌痛加續(xù)斷、牛膝;肩背頸項肌痛加葛根、川芎;胸脅肌痛加柴胡、桔梗;腹部肌痛加佛手、白術(shù)。治療32例,均在服藥6劑左右臨床癥狀消失。〔《云南中醫(yī)雜志》1991;12(1):20〕
8、治療肌強直綜合征:白芍40g,甘草12g,木瓜、牛膝各25g,僵蠶12g,水煎服,每日1劑,治療先天性肌強直10例,治愈1例,顯效4例,有效5例。治療萎縮性肌強直10例,治愈2例,顯效4例,有效4例?!病吨形麽t(yī)結(jié)合雜志》1984;(8):494〕
9、治療腓腸肌痙攣:生白芍24g,炙甘草12g,生龍骨30g,水煎服。治療10例,效果滿意?!病蛾兾餍箩t(yī)藥》1979;(4):3〕
10、治療不安腿綜合征:白芍15g,甘草15g,加水3杯,煎至1杯,分2次服,日暮1次,兩小時后再服1次。治療54例,痊愈48例,顯效但反復(fù)者6例?!病逗颖敝嗅t(yī)》1984;(3):29〕
11、治療三叉神經(jīng)痛:白芍50g、炙甘草30g、酸棗仁20g、木瓜10g,水煎服,日1劑。治療42例,服藥7~25劑,疼痛全部緩解,隨訪1年未復(fù)發(fā)者30例,半年后復(fù)發(fā)者,但發(fā)作次數(shù)減少,疼痛明顯減輕者12例?!病吨嗅t(yī)雜志》1983;(11):9〕
12、治療面肌抽搐:白芍45g,炙甘草10g,水煎服,分2次服,每日1劑,連服2個月。治療32例,控制2例,顯效16例,有效5例,無效9例。〔《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雜志》1991;11(1):43〕
13、治療骨質(zhì)增生:
a.白芍30~60g,木瓜12g,雞血藤15g,威靈仙15g,水煎分服,每日1劑。治療骨質(zhì)增生癥160例,其中頸椎病85例(加葛根12g),腰椎骨質(zhì)增生及其他關(guān)節(jié)病75例(加杜仲12g,懷牛膝12g),近期療效為:痊愈109例,顯效42例,進步9例。遠期療效為:痊愈158例,顯效1例,進步1例?!病缎轮嗅t(yī)》1980;(1):18〕
b.白芍、木瓜、葛根、雞血藤、威靈仙、桑枝各20g,懷牛膝15g,川芎、陳皮各9g。水煎服,日1劑,5劑為1療程。有頭痛頭暈及合并腰椎骨質(zhì)增生者酌情加減。治療頸椎骨質(zhì)增生癥37例,結(jié)果基本痊愈28例,顯效5例,進步4例??傆行?00%?!病渡綎|中醫(yī)雜志》1986;(1):25〕
14、治療痛經(jīng):氣滯血淤型用炒白芍60g,炙甘草30g;寒凝血滯型重用炒白芍90g,加肉桂10g,炙甘草30g,水煎服,每日1劑。治療原發(fā)性痛經(jīng)44例,療效滿意?!病渡虾V嗅t(yī)藥雜志》1988;(6):16~17〕
【茶療食譜】
1、痛瀉粥
[材料]淮山藥120克,炒白芍12克,陳皮6克,防風(fēng)6克,紅糖適量。
[做法]將淮山藥研成粉末,放入白芍、陳皮、防風(fēng)的煎液中煮沸成粥,調(diào)入紅糖服食。
[功效]瀉肝補脾,止痛止瀉。
[用途]適用于肝盛乘脾所致腹痛腹瀉。
[來源]引自《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(xué)》。
2、八寶雞
[材料]黨參、茯苓、炒白術(shù)、白芍各5克,熟地黃、當(dāng)歸各7.5克,川芎、甘草各3克,母雞一只(2500克),豬油、豬雜骨各
[做法]上述中藥裝入潔凈紗布袋中,母雞宰殺后去毛及內(nèi)臟,洗凈;豬肉洗凈;雜骨搗碎;生姜拍裂;蔥切成段。將雞肉、豬油、藥袋、雜骨放入鋁鍋內(nèi),加水適量,先用武火燒開,打去浮抹,加入蔥、姜、料酒,改用文火煨燉爛,取出藥袋不用,撈出雞肉,豬肉切好,再放入鍋內(nèi),加入少許鹽、味精即成,隨量食用。
[功效]調(diào)補氣血。
[用途]用于氣血不足諸證。
[來源]引自《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(xué)》。
3、白芍茶
[材料]白芍10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養(yǎng)血柔肝,緩中止痛,斂陰收汗;抗菌。
[用途]胸脅疼痛;陰虛發(fā)熱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瀉痢腹痛;崩漏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4、白芍梅茶
[材料]白芍5g、烏梅2枚、木瓜3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斂肝養(yǎng)胃。
[用途]胃陰不足,納差、無食欲、口渴、舌紅少苔;萎縮性胃炎;慢性瀉??;妊娠嘔吐日久傷津;甲亢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5、白芍薇茶
[材料]白芍5g、白薇3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養(yǎng)陰血,清肝熱。
[用途]高血壓;陰虛血熱之血尿、崩漏、經(jīng)期發(fā)熱、蛋白尿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白芍藥圖片
白芍藥原植物
白芍藥原植物
白芍藥
白芍藥
白芍藥飲片
白芍藥飲片
白芍藥飲片
白芍藥飲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