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香蟲
【藥材名稱】九香蟲【拼音名稱】Jiu Xiang Chong
【別名】黑兜蟲、瓜黑蝽、屁板蟲、打屁蟲、屁巴蟲。
【科屬】為蝽科昆蟲九香蟲的干燥體。
【產(chǎn)地】主產(chǎn)于云南,四川、貴州,廣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咸,溫。歸肝、脾,腎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理氣止痛,溫腎助陽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16 種中成藥使用九香蟲: 婦科萬應(yīng)膏 參蛾溫腎口服液 海馬香草酒 護腎保元合劑 九歸強腎酒 仙茸護腎膠囊 羊藿巴戟口服液 小兒進食片 消食健兒沖劑 消食健兒糖漿等。
【應(yīng)用】
1、胸脅、脘腹脹痛。本品氣香走竄、溫通利膈而有行氣止痛之功。治療肝氣郁滯之胸脅脹痛,或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,可與香附、延胡索,郁金等同用;若中焦寒凝氣滯之胃寒疼痛,可與木香、延胡索、厚樸等同用。
2、陽痿、腰膝冷痛、尿頻。本品有溫腎壯陽,助陽起痿之功。治腎陽不足、命門火衰之陽痿、腰膝冷痛,可單用炙熱嚼服、研末服,或配伍淫羊藿、杜仲、巴戟天等同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9g。入丸、散劑服,1.5~3g。
【注意事項】陰虛陽亢者慎服。
【采收加工】11月至次年3月前捕捉,置容器內(nèi),加酒少許將其悶死,取出陰干;或置沸水中燙死,取出干燥。生用,或用文火微炒用。
【炮制工藝】揀凈雜質(zhì),篩去灰屑,以文火微炒后用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成分:本品含九香蟲油,油中含硬脂酸、棕櫚酸、油酸,其臭味來源于醛或酮,還含蛋白質(zhì)、甲殼質(zhì)等。
2、藥理作用:九香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、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;并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作用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1、以活體九香蟲腹腔內(nèi)容物均勻涂布血管瘤上,每日3~4次,外治血管瘤,連用數(shù)日可愈。(《江蘇中醫(yī)》1996,6:24)
2、將九香蟲用火焙焦研面,與雞蛋攪勻,在用芝麻油煎雞蛋食用,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21例,總有效率100%。(《河南中醫(yī)學院學報》1979,4:66)
3、用九香蟲、廣木香等制成止痛靈,臨床用于胃腸疼痛、膽絞痛等,止痛效果良好。(《湖南中醫(yī)學院學報》1990,3:157)
4、以潰瘍湯(以九香蟲為主,加補骨脂、五味子、白術(shù)、三七、肉豆蔻),用治潰瘍性慢性結(jié)腸炎,其療效顯著,總有效率高達87%。(《陜西中醫(yī)》1999,4:168)
【茶療食譜】
1、九香蟲酒
[材料]九香蟲40g,白酒400ml
[做法]
(1)將九香蟲拍碎,裝入紗布袋內(nèi);
(2)放入干凈的器皿中,倒入白酒浸泡,密封;7日后開封,去掉藥袋,即可飲用。每次10~20ml,每日2次,將酒溫熱空腹服用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補腎壯陽,理氣止痛。
2、九香蟲牛湯
[材料]牛排肉300克,牛肚250克,九香蟲3克,敗醬草3克,腫節(jié)風3克。南姜2片,鹽適量,冰糖1顆,麻油數(shù)滴。
[做法]
(1)九香蟲、敗醬草、腫節(jié)風投入砂鍋,加入清水3-4碗,以文火約煲30分鐘后,除去藥渣。
(2)牛肉、牛肚斬成塊,投入砂鍋。加入南姜、鹽、冰糖、藥汁,用文火約煲90分鐘,至肉質(zhì)熟爛。
(3)食用時滴下麻油??煞侄啻问秤谩?br /> [養(yǎng)生提示]九香蟲味咸性溫,可溫脾胃,助腎陽,理氣止痛;敗醬草味苦辛,性微寒,能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,去瘀止痛;腫節(jié)風味甘性寒,能祛風止痛。此三藥與味甘性溫的牛肚、味甘性平的牛肉合煲,可祛脾胃虛寒、濕熱瘀積,補氣血虧虛,消腹脹腫痛等。
九香蟲圖片
九香蟲
九香蟲
九香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