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貝母蘭

貝母蘭

【藥材名稱】貝母蘭
【拼音名稱】beimulan
【別名】石巴蕉、對葉果、果上葉、止血果、小綠芨
【科屬】為蘭科植物傘房貝母蘭的假鱗莖或全草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辛、甘,涼。歸肺、腎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止咳;止血定痛。主支氣管炎;感冒;骨折;軟組織挫傷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干品研末調(diào)敷。
【附方】
1、治支氣管炎,感冒:每用全株五錢至一兩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2、治軟組織挫傷:貝母蘭假鱗莖的干粉調(diào)敷或鮮品適量搗爛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3、治骨折:小綠芨100克,鳳尾草1克。兩藥全草搗爛,先行骨折復(fù)位,小夾板固定,然后將上藥敷于骨折處。如系開放性骨折,加滿山香根粉撒于傷口,再敷藥。每日或隔日換藥一次。(《全展選編·外科》)
4、治外傷出血:鮮貝母蘭適量搗爛,敷于創(chuàng)面或用干粉撒于創(chuàng)面包扎。(《文山中草藥》)
【采收儲藏】
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蒸后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傘房貝母蘭,多年生附生草本,高20-30cm。氣生根須狀,淺黃褐色。莖橫走,分節(jié),呈竹鞭狀,節(jié)上生球狀假鱗莖,肉質(zhì)、卵形,有棱,直徑15-30mm,綠色,光滑無毛。每一假鱗莖頂端生葉兩片,革質(zhì),厚而脆,長橢圓形至披針形,長8-15cm,寬2-3cm,全緣,兩面平滑無毛??偁罨ㄐ蝽斏?;花梗上有數(shù)枚鞘狀苞片;花白色,直徑約3cm,左右對稱,唇瓣上有黃斑。果長橢圓形,長約2cm,具三棱,種子細(xì)小,黃色,鋸屑狀?;ㄆ?-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附生于海拔1300-3100m的山坡林中樹上或溝邊石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各家論述】
1、《文山中草藥》:止血,定痛。治外傷出血。
2、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接骨,續(xù)筋,清熱,止咳。
3、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清熱潤燥,生津止咳。
貝母蘭圖片
貝母蘭原植物
貝母蘭原植物
貝母蘭原生態(tài)
貝母蘭原生態(tài)
貝母蘭原形態(tài)
貝母蘭原形態(tà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