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腎
【藥材名稱】鹿腎【拼音名稱】lushen
【別名】鹿莖筋(《千金·食治》),鹿鞭、鹿陰莖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鹿沖(《四川中藥材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》),鹿沖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科屬】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雄性的外生殖器。
【產(chǎn)地】產(chǎn)東北、河北、青海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咸,溫。入肝、腎、膀胱三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補腎,壯陽,益精。治勞損,腰膝酸痛,腎虛耳聾,耳鳴,陽痿,宮冷不孕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9 種中成藥使用鹿腎: 天癸口服液 清宮壽桃丸 三腎丸(岢嵐方) 七鞭回春樂膠囊 海馬三腎丸 參茸強腎口服液 三腎丸 參茸強腎片 海馬強腎丸 七鞭回春樂膠囊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2~5錢:煮食、熬膏或入丸、散。
【附方】
1.治五勞七傷,陽氣衰弱,益氣力:鹿腎一對(去脂膜,細切),肉蓯蓉二兩(酒浸一宿,刮去皺皮,切),粳米二合。先以水二大盞,煮米作粥,欲熟,下鹿腎、蓯蓉、蔥白、鹽、椒食之。(《圣惠方》鹿腎粥)
2.治腎氣損虛,耳聾:鹿腎一對(去脂膜,切),粳米二合。于豉汁中相和,煮作粥,入五味,如法調(diào)和,空腹食之;作羹及入酒并得,食之。(《圣惠方》鹿腎粥)
3.治陽事不舉:鹿腎、枸杞、菟絲子、巴戟、狗腎,為丸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4.治婦人血虛,淋帶,腰膝酸痛,不能受孕者:鹿腎熬膠,與阿膠攛入服之。(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)
【采收儲存】
宰鹿后,割取陰莖及睪丸,除凈殘肉及油脂,固定于木板上風干。
【炮制工藝】
鹿腎片:將鹿腎洗凈,溫水浸潤,切片,曬干或烘干。
鹿腎粉:將鹿腎片入炒熱的砂子中,并同炒至松泡,取出碾粉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產(chǎn)東北、河北、青海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狀】
呈長條狀。馬鹿腎長45~60厘米,直徑4~5厘米,梅花鹿腎長約15厘米,直徑3~4厘米;表面棕色,有縱行的皺溝,頂端有一叢棕色的毛。中部有睪丸二枚,橢圓形,略扁。質(zhì)堅韌;氣微腥。以粗壯、條長。無殘肉及油脂者為佳。
【摘錄】
《中藥大辭典》
鹿腎圖片
鹿腎
鹿腎1
鹿腎2
鹿腎3